结直肠癌(CRC)又称大肠癌,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,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,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。癌变部位包括盲肠、升结肠、横结肠、降结肠、乙状结肠、直肠等。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,男性多于女性。结直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,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、便血、腹泻、局部腹痛以及肠梗阻等症状。
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可以降低发病率、提高治愈率,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是对结直肠癌筛查的有效补充。各种生长因子例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,刺激肿瘤生长并作为结肠粘膜的促有丝分裂剂发挥作用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(IGFBP2)具有调节细胞增殖、分化和凋亡,参与血管重构以及增强肿瘤侵袭性的作用。IGFBP2已被建议作为监测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参数,另外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其过量可抑制细胞增殖来减少肿瘤生长。丙酮酸激酶M2(PKM2)是参与能量代谢的丙酮酸激酶(PK)的一种亚型,存在于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。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(CDX2)是一种同源盒蛋白,在胚胎形成和肠的分化中起关键作用。CDX2是CRC中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,在CRC病例中表达缺失。A33抗原(GPA33)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I型跨膜糖蛋白,在95%的结肠肿瘤中表达。钙黏蛋白17(CDH17)以同种亲和性的方式优先结合同种抗原来连接细胞,是诊断原发性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种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。细胞角蛋白是位于细胞质细胞骨架中的中间成丝蛋白。大多数结直肠癌呈细胞角蛋白7(CK7)阴性、细胞角蛋白20(CK20)阳性,因此它们是较好的CRC生物标志物组合。细胞角蛋白15(CK15)参与维持细胞质的稳定性,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。
图1 CDH17结直肠癌免疫组化结果图
已有一些蛋白被鉴定可用作结直肠癌标志物(见表1)
表1 结直肠癌标志物
相关产品
产品货号 |
产品名称 |
K107226P |
Anti-CDH17 Polyclonal Antibody |
K111652P |
Anti-GPA33 Polyclonal Antibody |
K001641P |
Anti-TP53 Polyclonal Antibody |
K111643P |
Anti-MKI67 Polyclonal Antibody |
K001683P |
Anti-IGFBP2 Polyclonal Antibody |
K106498P |
Anti-KRT7 Polyclonal Antibody |
K002885P |
Anti-CDX2 Polyclonal Antibody |
K106689P |
Anti-PKM Polyclonal Antibody |